记者 辛圆
据新华社周五发布消息,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。
会议提到,今年以来,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,经济呈现向好态势。同时,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,外部冲击影响加大。要强化底线思维,充分备足预案,扎实做好经济工作。
会议指出,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,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,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着力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,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。
宏观政策方面,会议强调,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,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
具体来看,会议提出,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、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。兜牢基层“三保”底线。适时降准降息,保持流动性充裕,加力支持实体经济。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,支持科技创新、扩大消费、稳定外贸等。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。
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发现,3月以来,央行已多次表态,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。
3月18日,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提出,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,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、针对性、有效性,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。3月27日,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博鳌亚洲论坛中提出,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。
4月7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评论员文章《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》,其中也提出,未来根据形势需要,降准、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,随时可以出台。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,综合当前外部经贸环境变化,国内房地产市场和物价走势,二季度“择机降准降息”时机或已成熟。
他表示,短期政策利率可能调降30个基点,降幅与去年全年相当,进而带动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报价下行,引导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下调,较大幅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。
“这是当前促消费、扩投资,大力提振内需,对冲潜在外需放缓,切实增强宏观经济韧性的有效措施之一。”他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。